正在阅读:作别25岁的鄱阳东湖大道!珍贵资料来一波,以示怀念!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作别25岁的鄱阳东湖大道!珍贵资料来一波,以示怀念!
转载
163k.com于 2019/09/20 08:34:0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鄱阳发布
作者:鄱阳发布
8272 阅读
0 评论
18 点赞
11
作别25岁的鄱阳东湖大道!珍贵资料来一波,以示怀念!
显示
三年前,当“五湖连通”工程被鄱阳县委、县政府提上日程,东湖大道(长堤路)将进行改造的消息不时传出。今天,记者从县环东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指挥部了解到,东湖大道(长堤路)不日将封闭机动车道,正式进入改造阶段。1994年11月1日,东湖大道举行通车仪式,时任地委委员、县委书记倪忠民及老同志江潜龙为通车剪彩,时任副县长洪定蜀主持仪式。1994年11月6日《鄱阳报》的报道中这样介绍东湖大道的建设工作——东湖大道全长1910米,中间东湖长堤915米。整个工程分开拓土石、拆迁旧房、道路平整、路面硬化、基础设施、土地转让和临街建设7个阶段。前3个阶段共完成土方30多万立方,建造商品楼房16栋(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拆迁安置140多户。东湖大道的建成将老城区通往城东的道路,由“绕湖而过”变成“穿湖而过”,“直线通行”大大缩短了两地居民的往来时间。自饶州府建制以来,到1994年以前,鄱阳县城建设主要集中在东湖以西,与外界交通联系主要通过水运。东湖大道的建设,标志着县城城东片区开发正式拉开大幕,城区跨湖东拓,城市建设不再受水域限制。1994年6月1日,县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县政府《关于县城东湖县临街改造工程的决定》,决定拆除位于建设东路西端与五一路、建设路焦点连线上全长260米、宽52米范围内的全部建筑物;1994年6月15日,县城东湖西岸七条巷临街房屋正式动手开拆;
1994年10月1日,时任县领导率队赴刚拆迁完毕的东湖路西端等地现场办公,一行人踏过断砖碎瓦,步行穿过东湖路长堤,驻足城东开发区,对着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城东小区规划图,详细研讨东湖路的开发与管理等事项,确定了以路带房,以房促路的开发思路及先城西后城东统一规划从严实施的步骤和措施。在鄱阳近二三十年的发展中,东湖大道始终被寄予厚望,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25年前,它横空出世,跨东湖东西两岸,成为“先城西后城东”发展思路的重要抓手。25年后,它升级改造,长堤改九孔拱桥,成为“五湖连通”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这25年来,东湖大道陪伴了无数鄱阳人成长、老去,见证了无数一中学子的青春,听闻这条路即将封闭改造,很多人匆匆赶来,在东湖大道上走一走,郑重地和它告别。
记者从我县环东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指挥部了解到,东湖大道(长堤路)改造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在东湖大道(长堤路)中间建设一座长157米、宽2米的九拱桥梁。这座桥梁的九个桥拱都可供船只通行,中间桥拱最大最高,按照设计可供3.5米高的画舫通行,其余8个桥拱,每对称的两个桥拱一样高。以中间为轴线,每相邻的两个桥拱高低落差50公分,由此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桥梁坡面。
▲
围堰示意图
第一阶段改造期间,施工方将在东湖大道(长堤路)中间段的两边修建两条顶宽4米的围堰,“包裹”中间施工部分,并将其中的水抽干,方便桥梁施工。而这两条围堰,一条将成为施工期间市民的临时便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另一条则用于道路施工,专供工程车辆通行。第二阶段改造,将对东湖大道(长堤路)的两端进行路面提升,在此期间将对两端道路进行限行。东湖大道(长堤路)完成提升改造后,时速按照城区主干道标准设计,桥梁为双向四车道,路面全部“白改黑”,届时将形成一幅“上可通车,下可通船”的动态风景画。该工程是我县棚户区(五湖连通)改造工程的重要一环,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县棚户区(五湖连通)工程进入了全新阶段。伴随着鄱阳棚户区(五湖连通)改造工程的实施,城区的东湖、青山湖、土湖、韭菜湖、球珊湖等水面将连为一体,湖水实现多向流动,水域生态循环的自净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形成水清可游、岸绿可憩的新景观。届时,鄱阳县城将建成“外有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5A级景区、内有水上生态城市5A级景区”的旅游城市。
(文/图 记者 吴蓓 航拍视频/图片 记者 李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