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士行初级中学,即鄱阳县第一中学之前身。1939年,因抗日战争影响,鄱阳县城没有中学,不少困难学子因此辍学。当时鄱阳的贤能之士朱铁文、胡玉树、徐乃武等,为了解决鄱阳学子读书问题,计划筹办一所私立中学。选择了座落东湖的荐福寺为校址,以东晋陶侃之字士行为校名,叫做“鄱阳县士行初级中学”。 朱铁文字晖祥,是晚清的拔贡(清制,初定六年考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考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朱晖祥任首任校长。
创校初期旧貌
鄱阳一中校史沿革:
鄱阳县私立士行初级中学(1939年建,校址荐福寺)
江西省私立士行初级中学(1941年改称)
江西私立士行中学校(1944年改称)
波阳县立中学(1951年3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士行中学改称,校长由县长江北然兼任)
江西省立波阳中学二部(1952年8月--1955年7月)
江西省波阳初级中学(1955年8月--1960年7月)
波阳县第二中学(1960年8月--1968年9月)
波阳县第二中学(1968年10月被撤销)
波阳中学(1969年10月在原波阳二中校址——荐福寺恢复一所中学而定名)
江西省波阳县第一中学(1982年8月改称)
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04年5月1日波阳县恢复鄱阳县名时改称)
“东风袅袅泛崇光,夜色空蒙月转廊。”无论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无论寒来暑往还是岁月更迭,每当你走进清新的士行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书香,映入眼帘的是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的身影。
如今的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省级重点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68亩。鄱阳一中以优异的教学质量、优良的校风学风、优秀的高考成果傲立于湖城大地,成为赣东北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939-2019
鄱阳一中运动场
鄱阳一中办公楼
怀念穿一中校服的我们
千年荐福,古朴如画。虽风雨千年,沧桑砥砺,但依然彰显出她的庄严与典雅、博大与厚重。走进鄱阳一中,松竹迎风摇曳,古樟苍翠欲滴,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触摸到她薪火相传的脉搏,嗅到她沁人心脾的芳香,感受到她的包容与和谐。有道是:读书之乐何处寻,东湖之滨惜分阴。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现任姜平校长的带领下,鄱阳一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行事雷厉、奋发向上,学校秉承“明理、求知、强身、报国”的校训,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鄱阳一中已成为一所社会关心、领导放心、家长顺心、学生安心的学习乐园。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师荟萃,英杰辈出。走进鄱阳一中,你会被名师的熏陶而心醉。经过多年的历练,鄱阳一中铸造了一支专业结构科学、敬业爱生、教育教学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这个团队中,有特级教师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名,县级学科带头人9 名,省级骨干教师30多名,研究生学历教师40多名。有道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俊彦代出,不胜枚举。鄱阳一中风雨沧桑,然天降大任,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双栖科学家陈掌星,著名学者彭定安等,万千校友遍及海内外,业绩斐然各领域。有道是:谁持彩练当空舞,春风化雨百年虹。
桃李满园,硕果飘香。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鄱阳一中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生,向清华、北大输送了50余名高材生,多人获省市县文理科状元。其中洪玮同学曾获全省文科状元,朱颖波同学获全省理科第二名(和全省第一名只差1分)。有道是:搏击长空振翅飞,勇立潮头写风流。
85届初三2班师生毕业照
泛黄的照片里记录了我们的青春
回得去的鄱阳一中,回不去的青春
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
为全面展现鄱阳一中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凝聚校友,总结经验,共谋发展。兹定于二0一九年十月五日举办鄱阳一中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活动,诚邀海内外校友拔冗前来,齐襄盛典,畅叙情谊,同谱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