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多少?掀起盖头,听取“哇”声一片~~
转载
163k.com于 2020/06/17 23:02:3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鄱阳发布
作者:黄鹏
5017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11
鄱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多少?掀起盖头,听取“哇”声一片~~
显示
6月13日上午,鄱阳瓦屑坝移民文化园热闹非凡,我县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演、展示活动隆重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应美星,副县长杨军出席,县文广新旅局、鄱阳报社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据悉,今年活动主题为“保护非遗文化,传承鄱阳文明”,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示(宣传画廊)版面宣传、成果图片展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省市县名录实物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大家用心灵感悟鄱阳,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以行动保护非遗,传承多彩非遗,筑梦文化鄱阳。
活动中,举行了“饶风鄱韵·薪火相传”鄱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鄱阳渔歌(省级非遗名录)《鄱阳湖上好风光》《鄱阳水上号子》鄱阳原生态民歌(省级非遗名录)《珠湖四十八汉歌》《野鸭过湖尾巴长》鄱阳湖渔业生产习俗(省级非遗名录)(舞蹈)《开湖》每个节目都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深刻感受到我县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家乡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鄱阳县公元前221年建县,是与鄱阳湖最有渊源的县,鄱阳人民在与湖同呼吸、共命运的岁月里,形成了许多与“渔”有关的生产生活习俗,并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之成为鄱阳湖渔耕文化的代表。中国湖城•鄱阳美誉:素有“千湖之城”、“候鸟王国”、“中国淡水鱼之乡”、“中国民间戏剧之乡”美称。我们祖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我们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并得以保存下来。鄱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赓续不绝的厚重基因。挖掘、保护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有责无旁贷的担当, 义不容辞的自觉 。
《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鄱阳渔鼓》、《鄱阳渔歌》、《鄱阳饶河戏》、《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鄱阳瓦屑坝祭祖》、《鄱阳张王庙会》、《鄱阳管驿前晏公庙会》、《鄱阳传统榫卯制作技艺》《鄱阳春不老菜腌制技艺》、《洪皓故事》、《鄱阳大鼓》、《鄱阳民间故事》、《鄱阳葱酥饼制作技艺》、《鄱阳正骨疗法》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9个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8人,市级传承人27人,编辑整理出版了《鄱阳民歌集成》一书。《鄱阳民间故事》已整理完成初稿。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鄱阳文化发展强根固本、夯实当下我县文化创造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记者 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