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鄱阳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0793资讯 / 鄱阳资讯 / 正文

未命名-1.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鄱阳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转载 163k.com2020/08/31 19:30:4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鄱阳发布 作者:黄鹏 363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当前,我县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尤其是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力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就业,力求把洪灾损失降到最低,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


迅速恢复生产 强化监测机制

7月30日清晨,乐丰镇胜必合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盛梅松给已脱贫的夏卫财送去了600斤虾苗用于生产,并就种养作技术指导。夏卫财感动地说道,谢谢政府迅速组织排涝,还帮他联系合作社,提出先赊虾苗给他,等虾长大卖钱了再补交,帮助他迅速恢复生产,已解燃眉之急。该镇粮农吴雪华也对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点赞,洪水一退,村里就通知她去领免费的晚稻救灾种子,为10月寒潮来临前晚稻丰收提供了保障。


我县按照洪水退到哪,生产就恢复到哪的要求,对受灾严重的贫困户和扶贫经营主体,提供免费的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并支持贫困户和经营主体根据实际情况转产适销、应季的农产品,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7月15日下午,“扶贫助农、助力防汛救灾的爱心直播”一时间成了市民们在淘宝直播的热搜。参与直播的企业纷纷慷慨奉献爱心,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江西绿贝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赠1000只鸡、中湖公司将本次直播所售产品全部用于救灾、好友便利店等爱心商户捐赠水和食物、其他公司也纷纷表示将本次直播间所售产品拿出最少七成的利润用于防汛救灾,一些受灾群众用得上的产品(如大米、鸡蛋等)供应商也将捐赠一批。


在发生洪涝灾害后,我县立即加大消费扶贫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扶贫产品认证,通过电商平台、网红带货、扶贫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拓宽销售渠道,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促进产销对接、产销两旺。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防贫监测预警机制作用,重点监测此次受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变化情况,通过监测其财产性损失、生产性损失,看收入是否骤减、支出是否骤增。对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范围。


加强生活保障 跟进防疫工作


“看到你们来真开心!”7月14日,县人民医院组织呼吸、消化、护理、心内、皮肤等经验丰富的医护专家,来到三庙前乡受灾地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医疗服务时,受到了受灾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健康筛查时,医护人员发现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血压达198/100mmHg,体温38.8℃,表情痛苦,该院当即决定派出救护车将老人接到医院救治,老人转危为安。


洪水逐渐退去,灾后防疫及时跟进。县疾控中心积极行动,提前介入并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储备84消毒液4.5万斤、漂白精片200余箱。根据水情、汛情,及时下发84消毒液2万余斤、漂白精片60余箱到各乡镇,便于各地及时跟进消杀。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宣传防病知识,全面做好灾后疫情防控。截至目前,该中心对退水乡镇和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有效消杀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



我县及时对受灾地区,开展“医疗下乡”活动,提供免费体检、免费送医、送药服务,对受灾群众,加大健康扶贫政策、防疫知识宣传,动员灾区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安排专人协助受灾贫困户室内外卫生清理,并对受灾区域全面进行防疫消杀。引导群众“不喝生水、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培养健康生活理念,防止传染病在灾区蔓延。


“就我一个老人在家,有了这些粮食,既节省了开支,也解决了我出行不便的难题。”莲湖乡龙口村村民张松训在收到村里送来的米油、饼干、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后,十分开心。我县对因灾临时转移安置的困难群众,及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应急临时安置期间,对受灾群众及时发放矿泉水、方便面、大米、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物资,保证基本生活。为应急期救助和过渡期救助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仍存在较大困难的,按照“先行救助”有关政策规定,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帮助困难群众尽快渡过难关。与此同时,我县充分发挥“一方受灾,八方支援”的精神,发动企业、社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对困难群众奉献爱心,捐款捐物。8月初,一场声势浩大的“汇聚人间大爱,重建美丽鄱阳”募捐活动在全县所有单位和乡镇(街道)掀起高潮,一些社会组织也踊跃捐款,支援全县灾后重建。全县帮扶干部也积极行动起来,逐户核查群众受灾情况,重点梳理“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各乡镇(街道)落实主体责任主动解决,行业部门运用好行业政策加大帮扶,尽最大努力防止困难群众返贫致贫。


我县及时补齐短板,巩固脱贫成效,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政策落实、民事代办、卫生保洁等帮扶活动,帮助贫困对象重拾信心、克服困难、生产自救,这也激发了贫困群众灾后自立自强的内生动力。


创造就业岗位 促进就近就业

8月7日,全县党建宣传员岗前培训正式开班,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53名党建宣传员接受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村级文化建设、工会业务知识等内容的培训,接下来还将启动第二批党建宣传员选聘工作,目标达到每村配备一名党建宣传员。



我县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防疫员、扶贫资产管理员、党建宣传员等固定岗位,增设防汛值班值守、巡堤查险、灾后垃圾清运、防疫消杀、临时安置点服务等临时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石门街镇在遭受洪涝灾后,新石村贫困户彭神礼被当地政府聘为防疫消杀员,并参与防汛和灾后环境卫生打扫,每天工资150元,这让他十分欣慰。他说,没想到在守护家园的同时,政府还给我创造岗位,增加了收入。



据悉,我县按照“四个一批”做法(劳务输出转移一批、本土企业和工程项目吸纳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一批、返乡创业带动一批),促进贫困群众稳岗就业、转岗就业、拓岗就业。发挥以工代赈作用,实施的各类工程项目,积极吸纳一定比例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计发奖补,同时,给予施工单位适当的用工奖补,并参照稳岗拓岗就业务工奖补标准落实施工单位奖励政策。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