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盛夏的鄱阳县谢家滩镇元宝山,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的中药材长势喜人。
“我们鄱阳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度适宜,特别适合中草药种植。产的药材品质好、价格贵。”山主佘贻谋来到自己的元宝山种植基地,望着即将收获的中药材,满脸喜悦。
交谈中,佘贻谋常常强调“我们鄱阳”这个字眼。扎根鄱阳多年,让佘贻谋这名海归精英不自觉融入当地生活
。
01
“海归精英”成“农民”
佘贻谋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专业,也曾定居香港,是一名IT精英。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佘贻谋和朋友来到鄱阳考察。当地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充足肥沃的土地资源,让一个念头在他心里悄然萌芽——种植中药材。他辞去工作,褪下已有的身份,来到鄱阳创办了江西省元宝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化身“农民”,租下万亩荒山种植药材。
佘贻谋直言他有中药材情结,“药是治病救人的必需品,用心种好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比做IT有意义。”
虽然鄱阳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可要建中药材种植基地,一切得从零开始:租赁山地要自己去谈,开荒自己来,没有合适的机械就只能自己找渠道购买或自己设计;没有路、没有办公室,就自己修、自己盖;种植药材,从选择品种到清山整地、种植技术和日常管理都是边做边摸索。
“中草药种植周期长、见效慢。做这项事业需要沉下心。”为此,佘贻谋山地租赁合同一签就是30年或者50年。面对合同时间这么长,能不能收回投资的疑问,佘贻谋说:“我们种植的中药材是地道药材,虽然生长较慢,但生命周期长,市场价格稳定,需求量也大。就算短期效益不好,但只要坚持管好药材种植,确保质量,长远来看一定能获得回报,对此我充满信心。”
佘贻谋打定主意,要一门心思在鄱阳发展。2015年初,他把户口从香港迁到鄱阳县城北派出所,在万亩荒山种下中药材。
02
潜心钻研中药材
中药材种植技术性强,佘贻谋从江西、湖南、安徽等地聘请了10多位技师,各司其职,分别负责枳壳、吴茱萸、黄栀子、贡菊、玉竹等中药材的种植和管理;投资300多万元购置了推土机、挖掘机、开荒犁等机械30多台,药材种植基地全部按机械化标准施工……
“做一行,得懂一行。”为此,IT出身的佘贻谋2018年考入江西中医药大学深造学习,成为一名中医药研究生,一方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接触更多行业人士,推动事业更上一层楼。
如今,佘贻谋拥有4个种植基地、两个工厂,种植面积近万亩,种植了枳壳、吴茱萸、黄栀子、贡菊、玉竹等中药材。其中吴茱萸、枳売是省内最大的单一品种种植基地。
在事业不断前行的同时,佘贻谋时刻要求思想进步。2019年,他正式入了党。实际上,他早已按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当地决胜脱贫攻坚尽心尽力:公司每年用工15000人次,就近解决部分村民务工问题;2017年,捐款100万元给谢家滩镇用于扶贫;把投资300万元的400亩贡菊基地捐给鄱阳镇道汊村委会,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事业;无偿提供505亩中药材苗给贫困户种植……
“现在产量达到一定规模,下一步要拓展药材加工,做成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谈起未来打算,佘贻谋说道,他看好黄精种植加工,由于黄精生长特性,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种植,而功效明显,药食同源,未来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公司正在试种,期望确定种植标准。
走进佘贻谋试种药材的物联网大棚,黄精的生长温度、湿度都由智能系统控制,随时可以调节。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员工程访介绍,在这里,药材的生长环境信息都能记录下来,一旦成功便能复制推广开来。
佘贻谋表示,确定标准后,公司将以免费培训技术、代销产品等方式,鼓励老乡种植黄精,希望逐步在谢家滩镇、在鄱阳县推广开来,形成一个黄精种植产业基地。这样,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将有一个稳定的实业支撑。
03
洪灾淹不灭他的梦想
中药材种植基地收成的好与坏离不开天气,今夏的一场洪水无疑给佘贻谋和他的中药材沉重的打击。即将收获的吴茱萸被洪水淹没,约有500亩中药材因长时间淹水而死亡,已开花结果的中药材大面积落花落果。佘贻谋来不及心疼损失,第一时间安排人员紧急采购防汛一线人员和受灾村民所需物资;捐赠17万元抗洪物资,送往3个受灾乡镇、10个圩堤、9个指挥部。
“洪灾给中药材带来的损失确实让人遗憾,但是也无可奈何,农业就是这样,十年中总有几年会遇到异常天气,这很正常。”与洪灾带来的损失相比,令佘贻谋更加感慨的是鄱阳人的凝聚力,“面对这次洪灾,我觉得我们鄱阳表现得非常棒。全社会上下齐心,共抗洪灾,让人非常感动,对鄱阳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鄱阳中药材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新鄱阳人”,佘贻谋怀揣着他的中药材情结,积极谋划未来,努力践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