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十三五”,我们这五年 |鄱阳县文广新旅局:文旅融合发展,擦亮鄱阳“风景独好”名片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0793资讯 / 鄱阳资讯 / 正文

未命名-1.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十三五”,我们这五年 |鄱阳县文广新旅局:文旅融合发展,擦亮鄱阳“风景独好”名片

转载 163k.com2021/03/03 19:46:4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鄱阳发布 作者:鄱阳发布 934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十三五”以来,县文广新旅局紧紧抓住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这个中心要点,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旅游产业高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牢牢守住政治底线和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用徐徐展开的全域旅游新画卷,为美丽鄱阳“风景这边独好”写下生动注解。

文化自信,开拓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

县文广新旅局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供给、培训强化基层文化骨干力量等方式,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走进游城乡游城村农家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码放整齐的书架,书架上的书摆放整齐、错落有致,散发出淡淡的书香。这里的书籍涵盖文学、社科、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适合不同爱好、不同年龄的村民选择阅读。“我们这边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看书,更多的是学生们,他们经常在周末过来读书。”管理员周燕青告诉记者,“村里留守儿童很多, 我们就希望把农家书屋运营管理好,把孩子们吸引到这里来,通过阅读提升自己,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除了农家书屋,文化惠民工程还包括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仅2019年,县文广新旅局就完成送戏下乡100余场,完成送电影下乡场次9000余场。并组织文艺小分队“五进”(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巡演、红色文艺轻骑兵及文化三下乡等活动。同时,利用“流动图书车”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百万群众在家门口共享文化盛宴。

项目带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县文广新旅局坚持“全域规划、分步实施、宁慢不乱”原则,以“旅游强县”为引领,将全域旅游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布局中,充分挖潜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吸引旅游项目,用心构建我县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走进饶州文旅综合体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穿梭其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迎面而来。穿过施工现场,来到淮王宫,人来人往,不少市民来此参观游玩,感受鄱阳本地的文化。走出古镇,沿着姜夔大道,来到瓦屑移民文化园。园区以江西明代移民皖鄂历史事件为脉络,糅合了瓦砾、樟树、年轮、码头等移民元素,力图呈现一幅最具特色的江西先民移民历史文化画卷,历史文化与自然风景形成了完美的交融,是我县文化创新传承示范区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之一。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五年来,县文广新旅局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让一批高质量文旅产业项目落地落实,为我县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宣传推介,打造文旅产业新名片

“鄱阳美如画,候鸟迎天下。欢迎大家带上家人和朋友来鄱阳,与候鸟来一场不打扰的相逢。”2020年12月15日,鄱阳生态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昌举行,全方位展示了“候鸟天堂,观鸟胜地”这一文旅名片的独特魅力。

“走出去展示,引进来体验”,是提升旅游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县文广新旅局多措并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宣传推介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鄱阳文旅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以及文旅产业发展前景,不断提升鄱阳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打造鄱阳文旅产业新名片。

线上线下带流量,全面营销吹响打卡鄱阳“集结号”。加大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力度,通过运营“乐游鄱阳”抖音号、鄱阳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鄱阳旅游微博、直播等方式,以短视频、旅游美文美篇和地铁、电梯广告投放、入境信息提示等形式,扩大鄱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旅游线路出精品,形象推广亮出乐游鄱阳“招牌菜”。“十三五”期间,我县强力推动核心景区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品牌带动效应和旅游品牌资金奖补政策等,充分调动来景区创建旅游品牌工作的积极性。五年来,我县新增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3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3个,3A级村旅游点24个,并于2017年成功创建江西省旅游强县。

紧盯客源拓市场,宣传推介传递鄱阳文旅“好声音”。鄱阳湖国际国际观鸟周、BBK杯中国路亚黄金联赛、鄱阳湖螃蟹节、莲花山乡柿子旅游文化节.....通过开展系列交流体验和主题推介活动,推介鄱阳文旅资源、展示地方特色,用心营造鄱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形象。

特色工作,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

文艺创作形势喜人。县赣剧团创排的大型赣剧《红星恋歌》入选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陆续参加了“2019年度江西文化发展巡礼” 展演、“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红色经典剧目展演月”展演、“第七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式展演;获得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玉茗花戏剧节剧目奖等多个奖项;拍摄的戏曲微电影作品《扶》,荣获“决胜之路”全省微电影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及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作品奖。疫情期间,克服艰苦的环境创作了《寒风中的蝴蝶兰》《劝宅》《明日凯歌归》《你的身影》《第一书记助耕忙》等多部抗击疫情、传递正能量的文艺作品,在“学习强国”“江西文艺”进行了报道展示。

文保非遗工作扎实推进。2020年,在博物馆日当天,开展了文庙孔子祭拜大典活动。在国庆和中秋节庆,开展了传统民俗中秋拜月活动。2019年,完成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鄱阳大鼓》《鄱阳民间故事》《鄱阳葱酥饼制作技艺》《鄱阳正骨疗法》申报工作,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市场监管不断强化。坚持经常性监管与暗访检查相结合,深入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仅2019年,就检查歌舞娱乐场所122家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00家次、电影放映单位42家次、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经营单位55家、书报刊经营单位224家次、印刷经营单位70家次。

“十四五”开局之年,县文广新旅局将深刻把握县委、县政府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因地而谋、应时而生、乘势而上,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记者 余婷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