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春寒料峭,谢家滩镇三潼村的鄱阳县毛山皇菊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内却是一片繁忙。三潼村党支部书记陈东海和合作社负责人英春,正带领村里的贫困户在大棚着除草……
在毛山皇菊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内,12个大棚整齐排列,里面主要种了蔬菜、玉米和西瓜。作为省农科院指定的省内唯一一家皇菊育苗中心,大棚内却独不见皇菊的踪影。
“皇菊苗一般在每年7月移植进大棚,利用上半年的空档,我们合作社就种植蔬菜和西瓜,提高经济效益……”说起皇菊种植,英春如数家珍,早年间他一直在外发展,由于缺乏技术,事业发展停滞不前。后来,英春在北京一所大学培训时,一位教授偶然向他介绍皇菊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想到自己家乡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皇菊生长,从此便在心中种下了一个皇菊梦。
2015年,陈东海找到英春,向他介绍当地的扶贫好政策和皇菊产业发展规划,力邀英春返乡创业,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年,英春开始在三潼村小规模试种皇菊。2016年,他领头成立了鄱阳县毛山皇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心通过“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着村里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干事创业的道路上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从2015年到2020年,英春的种植事业历经各种磨难,但带着乡亲一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念却从未动摇过。
“刚开始的时候种植的规模很小,2017年开始扩种规模,但2017年、2018年、2019年都因为气候问题,导致皇菊欠收。2020年,基地的皇菊丰收在望,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了一切……”创业路上,英春越挫越勇,2020年年底在当地村干部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他开始建设大棚,坚定信心要走高端皇菊规模化种植之路。
“这几年种植皇菊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普通皇菊泛滥,高端产品才是稀缺货。”英春介绍,普通皇菊按公斤卖,高端皇菊论朵卖,他去年试种的高端皇菊,每朵的批发价能达到10元。已经尝过高端皇菊“甜头”的他,计划下半年将基地现有的12个大棚,以及即将建设的两个大棚,全部用来种植高端皇菊。
产业选对头,致富有盼头;能人带好头,致富有奔头。现如今,鄱阳县毛山皇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纳30余名贫困户,平均每人年收入近万元。
村民陈喜平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因为要照顾老人,她只能留守家中。平日里她除了照料自家田地外,还会抽空去合作社务工,在家门口挣份“额外的工资”,获得感满满。
“在合作社务工的都是乡里乡亲,大家一起干活儿其乐融融,生活也越来越好。”英春说,这些年党和政府给了他很多帮助,乡亲们对他也很信任,让他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他一定要更加努力,做大做强皇菊种植产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记者 吴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