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六中队到达县机关驻地磨刀石,设机关于芝阳师范内。冀鲁豫南下干部支队第八大队六中队90多名干部,在全县共组建了七个区架子:一区三庙前区,二区田畈街区,三区凰岗区,四区古县渡区,五区谢家滩区,六区横溪区,七区四十里街区。
刚接管六区时,武委会主任杨清河,公安助理员刘卯臣,同区联合会主任康富为、宣委高祥四位同志组成一个工作组,杨清河任组长,共同在油墩乡开展工作。
5月底,杨清河、刘卯臣两人主动提出到该区的边远乡一一新都乡(现为银宝湖乡)开展工作。经区委同意,杨、刘二人同原在新都坚持工作的佀连梅三人组成一个工作组,杨清河任组长,接管国民党乡公所,成立新都乡人民政府。当时,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除杨刘佀三人外,尚留用了国民党乡公所五名工作人员。5月底,鄱阳县人民政府又派朱班长带领子弟兵团一六二团一班战士到新都乡协助工作。
杨清河发动、组织群众,带领大家开展征粮,支援解放大西南。在广大贫下中农的积极支持下,在短时间内就征收到小麦40余担、木柴7000余斤,全部收聚到鉴玉村祐公祠。
7月3日,杨清河、刘卯臣二人接通知到区委开会,接受新任务。他们刚走,匪“九路军”第十大队队长冯长庚、参谋处长牛重钦带领40多个匪徒,从都昌四甲村乘船潜入鸣山乡鸣山村,在匪首李逢春的干儿子金光洪家过夜。第二天天刚拂晓,匪徒就潜入鉴玉村,包围了新都乡人民政府(祐公祠),将佀连梅干事、朱班长和战士共11人围在祐公祠内。激战两个小时后,敌人仍无法攻进祐公祠。急红眼的匪班长李银汉向祐公祠天井投下了三个手榴弹,遭到我战士更加猛烈的反击。牛重钦见硬攻不下,就蹲在祐公祠耳门边喊话:“你们打开门。你们是北方人,我也是北方人。我们只要枪支弹药。当官的、当兵的都不要紧。你们的生命我负责……”一直喊到吃早饭时,我干部战士毫不理睬,继续加强防御坚持战斗。
早饭后,牛重钦命令十余名匪徒抬来一根大树,将祐公祠左边耳门撞开。众匪徒蜂涌而入,饿狼似地扑向我战士。佀干事、朱班长和九名战士都身负重伤,弹药也用尽,但仍紧握枪杆子同匪徒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被匪徒捉住。
众匪徒一哄而上,将乡政府征收到的40余担小麦和7000余斤木柴连同战士们的蚊帐、衣被及日用品抢劫一空。当天下午,匪中队长李振华带领匪徒将佀连梅等11人押往鸣山乡李家湖村,关在李贵喜家过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从南峰街败退下来的匪徒万进中、万时盛等12人,走到李家湖村王家山上,发现由都昌乌沙乡战斗中突围出来的3名负伤战士,当即包围拦住。3名负伤战士子弹都打光了,加上一天一夜未沾水米,精疲力竭,落入敌手。3人被带到李家湖村同佀连梅、朱班长等人关在一起。当天下午3点左右,匪中队长李振华率领的匪徒将我干部战士共14人,在李家湖押上一只渔船,途经银宝湖汪家村,于傍晚时分到都昌段家洲村上岸,并在该村吃晚饭。饭后,匪中队长段焰带匪徒80余人配合匪李振华等,把被俘干部、战士押往匪司令部所在地——响水滩鸡峰岭。途经都昌彭家咀村,匪徒强迫群众为他们做饭,并把村子洗劫一空。一名28岁左右的战士趁乱和黑夜掩护,就地滚到村边一块菜园里,但因双手被反绑无法越出菜园围墙,被匪徒发现。匪徒段活根气势汹汹地用枪托猛击这位战士头部,匪中队长段焰面目狰狞在贫农彭运芬家拿来一把菜刀要割战士的肉。彭运芬见状上前阻挠,众邻闻讯也相继赶来制止。段匪见众怒难犯,便叫两名匪徒把这位战士带到彭家咀村前的田畈枪杀。彭运芬、吕成集等人从家里拿来木板,含泪把烈士安葬在彭姓堰坝上。
7月6日清晨,段焰带领其匪众将我13名干部战士押到鄱、都边境的杨家梓村后,就窜回老家段家洲。匪中队长李树华率匪徒,将我干部战士在当日上午押到响水滩乡磨鹰窠村。乘匪徒进村弄饭吃的间隙,一名战士挣断绳索,迅速朝对面山上奔跑。刚跑到山脚下,被匪徒发现,中弹牺牲。当天下午,匪首李逢春闻知解放军已进山剿匪,恐枪杀我干部战士会暴露目标,便令匪徒将佀连梅干事、朱班长和战士共12人,带往磨鹰窠村对面的乌龟峡山的山坳荒坦上,用棕绳把手脚捆紧,口塞棉絮,一个个用木柄鹅颈刀从后颈窝杀入戳穿咽喉。朱班长没有被一刀杀死,他努力吐出口中棉絮,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并对匪徒大骂:“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我们的大部队来了,你们跑不了!”匪班长李银汉吓慌了神,忙用枪托朝朱班长头部猛击,将其活活打死。另一名未被当场砍死的战士,被匪徒江常述用松树兜砸死。
为了毁尸灭迹,消灭罪证,匪徒们把12名烈士的遗体沉入山坎下的水塘里。1951年土改复查时,在群众协助下,在水塘中找到12位烈士的遗骸,分别入棺,一同安葬于九山村石下(小地名)。1974年,区、乡党组织将烈士们的棺木移葬于响水镇南郊小山上,并修建烈士纪念塔,树十二烈士纪念碑。
在响水滩乡南郊小山上,有座15米高的十二烈士纪念碑,纪念的是1949年7月6日被李逢春匪部杀害的12名南下工作组干部和解放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