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鄱阳一村民捕捉到16斤重的中华鳖!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0793资讯 / 经济资讯 / 正文

未命名-1.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鄱阳一村民捕捉到16斤重的中华鳖!

转载 163k.com2021/05/14 08:12:5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3138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鄱阳县双港镇一农民捕捉到16斤重的中华鳖,就跟在县公安局工作的局领导李雄生报告。李雄生便联系摄影师拍照,之后向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咨询。县农业农村局认为是中华鳖。余老汉在李雄生等提醒下,主动提出放归大自然。5月12日,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还举行了一个放归大自然仪式,对余胜龙老汉的行为给予表扬。

中华鳖,体长30厘米左右。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头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吻端延长呈管状,具长的肉质吻突,约与眼径相等。眼小,位于鼻孔的后方两侧。口无齿,脖颈细长,呈圆筒状,伸缩自如,视觉敏锐。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周边为肥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腹甲灰白色或黄白色,平坦光滑。尾部较短。四肢扁平,后肢比前肢发达。前后肢各有5趾,趾间有蹼。内侧3趾有锋利的爪。四肢均可缩入甲壳内。

中华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有时上岸但不能离水源太远。能在陆地上爬行、攀登,也能在水中自由游泳。喜晒太阳或乘凉风。

民间谚语形容鳖的活动是“春天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柳荫栖,秋天凉了入水底,冬季严寒钻泥潭”。夏季有晒甲习惯,寒冷的冬季会冬眠,翌年开始苏醒寻食。喜食鱼虾、昆虫等,也食水草、谷类等植物性食物,并特别嗜食臭鱼、烂虾等腐食,耐饥饿,但贪食且残忍,如食饵缺乏还会互相残食。性怯懦怕声响,白天潜伏水中或淤泥中,夜间出水觅食。

中华鳖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药用价值。根据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鳖性味甘,平,有滋阴补肾,清退虚热的功效。但由于鳖的胆固醇含量极高,因此肝脏不好的人不宜食用。传统认为鳖能补肝,其实是一种谬误。

▍来源:新饶州随笔、百度百科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