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南昌都市圈最新消息!“鄱余万”迎来重大机遇!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0793资讯 / 经济资讯 / 正文

未命名-1.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大南昌都市圈最新消息!“鄱余万”迎来重大机遇!

转载 163k.com2021/11/26 07:46:2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南昌日报,南昌市发改委 作者: 45314 阅读 0 评论 35 点赞
11月23日上午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在南昌隆重开幕
易炼红代表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四届委员会
向大会作报告
在报告中
省会南昌被频频提及
涉及城市建设、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
等诸多领域
报告也为南昌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解读


南昌是省会、是龙头,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核心龙头作用,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南昌最强的担当、最重的使命。



根据《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大南昌都市圈包括南昌市、九江市和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和靖安县、奉新县,上饶市的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含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


圈内各地“共圈发展”,需要建立良好协同机制。未来,南昌将建立对口联系机制,全市9个县区分别联系丰樟高、鄱余万、奉靖永等9个县市,结成对子、签订协议、定期联系,对省里出台的关于大南昌市都市圈的规划进行再梳理,推进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铁路、公路、航运等重大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加强产业布局规划,促进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强化南昌公共服务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公共服务辐射功能。

“十四五”时期引领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大南昌都市圈融合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我市和赣江新区在大南昌都市圈中的极核作用,进一步强化我市与赣江新区的联动融合发展,重点强化发展协同、功能协同、机制协同,努力加快形成大南昌都市圈共荣共赢新格局。

一是联动赣江新区共同繁荣。重点发挥省会中心资源集聚优势与赣江新区政策高地优势,加强与赣江新区空间优化、战略协同、功能耦合,强化在规划衔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统筹,持续推动城市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城市功能互补、生态环境协同、城市风貌一体,实现各类要素流通“零障碍”,推动国家级试点示范成果在双方区域率先推广应用。

二是促进圈内城市功能协同。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南昌与丰樟高地区同城化发展,与鄱余万、奉靖地区、九江、抚州等相关区域协同化发展。重点推进与丰樟高地区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城市快速路等通道建设,率先实现公共服务、政务管理、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昌九融合发展,共同构筑联动长珠闽和长江中游地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赣鄂皖省际区域经济中心和服务消费中心。推进昌抚合作,共建昌抚合作示范区,加快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台湾地区的产业新高地。推进奉靖地区加快融入南昌核心增长极,推进鄱余万地区提升综合承载力,加快打造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的综合物流交通枢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三是完善都市圈融合发展机制。重点构建都市圈协商合作、规划协调、政策协同、一体化发展等机制。创新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区域合作互助机制。健全市场融合发展机制,推动资本、土地、人口更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服务标准一体化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内统一规范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及招商引资服务标准,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协同。完善环境保护协同机制,重点建设圈内水、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共治体系。牵头建立区域城市会商制度,主动扛起都市圈融合发展引领责任。

四是促进人口集聚。重点积极探索户籍制度与居住证制度并轨路径,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居住证持有人基本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救助保障等服务实际享有水平。全面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完善购房政策,营造开放大气、温情包容、成就梦想的宜居宜业氛围。

(二)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点从合力提升城市群综合能级和全面深化城市群合作关系两个方面,深入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一是合力提升城市群综合能级。携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科学对标长三角,以优势互补、轴向融合为发展导向,全面深化与武汉、长沙、合肥之间的战略合作与发展联动,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打造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核心增长极,有力支撑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跃上新台阶。

二是全面深化城市群合作关系。重点推动城市群产业科技协同衔接,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创成果转化交易中心、知识产权线上协同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同打造全国重要原始创新、科技转化高地。共同构建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体系,探索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优势产业发展基金联盟,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统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通用航空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共建对外开放通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共推岸线保护,共保蓝天碧水,共建城市群“绿心”。协同建立健全规划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国家编制新一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共同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来源:综合南昌日报、南昌市发改委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