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余干:从捕鱼人到“巡江员”,老渔民换了新身份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0793资讯 / 余干资讯 / 正文

未命名-1.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余干:从捕鱼人到“巡江员”,老渔民换了新身份

转载 163k.com2023/04/06 09:53:3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作者: 1437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韩海建)“这里不允许钓鱼,请你们迅速离开。你的行为已违反了《江西省重点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试行)》,信江目前全线禁捕,请您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好生态环境。”……4月3日一大早,余干县洪家嘴乡龙津村禁捕退捕巡江员毛友绘像往常一样,来到龙津大桥下的信边江,对沿江水域进行巡查,宣传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有关政策法规,劝离非法钓鱼人员和违法捕捞者。

淅沥春雨难得地停歇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毛友绘已经完成了一趟往返10公里的信江巡护工作。

今年60岁的毛友绘,是洪家嘴乡团林村一名巡江员。这样的劝导已经成为他每天巡江时的必备工作。

“洪家嘴乡的巡查岸线有7.1公里,我们巡江员每天进行至少2次巡逻。”毛友绘说,为了使非法捕捞者无机可乘,他们选择巡江的时间不定,有时晚上突击检查也是常有的事。

“禁渔很有必要,江里的鱼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曾经同样是靠水吃饭的渔民章冬昌,如今也成为巡江员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于禁捕退捕工作,他有着自己的感受。“以前捕鱼是为了生计,现在护渔是为了子孙后代。”章冬昌说道,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效果逐渐显现,现在经常能在信江流域看到鱼跃江面的景象,这让他很欣慰。

像毛友绘、章冬昌这样的巡江员,洪家嘴乡一共有10人,分布在团林、严溪、龙津三个村。他们被统称为禁捕退捕巡江员,以前都是靠水吃饭的渔民。

今年刚过60岁的毛友绘在鄱阳湖上打了30年的鱼,是当地的“老渔民”,大半辈子靠水吃饭。“前几天村里告知我,乡里需要扩充巡护力量,聘请一批熟悉水情岸况的退捕渔民及家庭成员担任退捕禁捕巡江员。”于是,毛友绘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担任乡里的巡江员。“退捕渔民熟悉水情、了解鱼情,担任禁捕退捕巡江员可以发挥专长。”洪家嘴乡党委书记陈细宁介绍,老渔民对信江水域最熟悉的,哪里鱼多,哪里容易发生违法捕捞现象,他们都十分清楚,“他们加入巡护,就是禁捕退捕工作天然的‘雷达’。”

据悉,这10名禁捕退捕巡江员还被该乡列入公益性岗位,每月可获600元补助。

现在的毛友绘和章冬昌等10人每天轮流做着巡护工作,经常活跃在信江水域等自己曾经十分熟悉的水域,一边做水情岸况的巡查和记录,一边留意各种疑似违法捕捞线索,随时向执法部门报告。

据悉,为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将禁捕退捕工作落到实处,余干县洪家嘴乡开展集中摸排、清江清湖、市场整顿、技防提升等“七大行动”,充分利用微信、抖音、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执法检查,打击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活动,发动群众参与打击非法捕捞工作,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浓厚社会氛围,扎实推动禁捕退捕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助力打赢禁捕退捕攻坚战。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江西新闻客户端

责编 | 余   佳

审核 | 陈青平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