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变江南青绿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的南太湖夜游是用什么元素布局的呢?老帆船、月亮酒店、婚礼岛、湖鲜街。看似简单,但韵味独特。这些古老的帆船,本是上世纪渔民捕鱼所用,现作为太湖的背景停泊在太湖上供游客摄影留念。“太湖三万六千倾,点点渔船波光麟。湖天一色浩渺间,泛舟一叶穿帆影。”每当天气好的时候,帆船都会打起白帆,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太湖帆影”。
一座指环形的建筑物,是湖州的标志性建筑——太湖明珠,也称月亮酒店。其实它就是太湖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号称按七星级标准所打造,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它高101.2米,顶上3层是观景平台,可供游客喝茶、休息、观望太湖全景。酒店另有一座桥连接着一座岛屿,叫做婚礼岛。
再说说渔人码头。最早的时候是太湖渔民的聚集地,后来南太湖旅游开发建设之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和就餐,于是打造了24条餐饮船,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湖鲜街。由于餐饮船污染了水质,还存在安全隐患,湖州政府决定将其改造为湖鲜街,让原先的餐饮船搬到了陆地,形成了现在的渔人码头。总投资4亿元,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建筑群采用折线式的手法布局,使每幢建筑物单体享受1800的太湖景观,将太湖水文化渗透到规划设计当中。沿湖搭建的亲水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大型的休息度假空间。渔人码头是一个以湖鲜为主题,集娱乐、观景为一体的特色码头休闲区。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今天要说的是泰州凤城河夜游布局。以凤城河为轴心,重点打造望海楼、文昌阁、桃园等30多个景点,汇集了泰州历史、戏曲、民俗、商贾四大特色文化。
凤城河位于泰州市城区中心,景区以望海楼为中心,四面辐射,桃园、老街交相呼应。以水为脉、以人为魂,集中体现泰州都市水韵,彰显泰州悠久历史文脉。楼西文会堂,史载为北宋滕子京所建。现内有范仲淹和滕宗谅二人的塑像。
望海楼隔河为桃园景区,取孔尚任寄寓泰州陈庵创作《桃花扇》为元素,与梅园戏剧、柳园评话联袂打造,三园一线,形成“戏曲文化三家村”的独特人文旅游景观。
桃园东侧600米长的麻石老街,青砖黛瓦,展现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泰州古巷风情,尽现戏院、书场等草根文化。
苏州古运河夜游长度为11公里,其中环城段9.6公里。时至今日,大运河苏州段依然是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不光沟通了苏州的整个水系,更是串联起山塘、虎丘、盘门、宝带桥、古纤道、全晋会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等一众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使整个城市更加灵动,也更富内涵。
沿苏州古运河乘船而下,一路观赏着两岸的风景以及各类别致的桥。水域宽阔处是大气的石拱桥,水道狭窄处是精巧的小石桥、南园桥等。苏州古桥形成了四大特色,即多、古、秀、趣。它们无不闪耀着苏州人的智慧和创造,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尤其在皓月当空时,桥洞的倒影和月亮相映成趣。
从盘门到胥门有古姑苏驿、接官厅、皇亭碑。皇亭碑是康熙南巡时赞扬江南官员清廉、公正无私所建。其中大的那块石碑是康熙的口谕碑,两块较小的就是乾隆的手谕碑。一座像悉尼歌剧院一样的建筑就是苏州的演绎中心,在这可听苏州的昆曲,感受苏州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胥门到阊门,是明清时期全国最繁盛的商业街区“金阊门”。在清朝乾隆年间,十里金昌的店铺就已经有了数万家了。民宅、会馆、会所、行帮、商会也汇集在这里。
从阊门到虎丘,就是最著名的苏州水巷——山塘河区。在这里,你可以充分的感受到苏州江南水乡人家的生活场景。
五湖连通工程已到了规划的最后阶段,怎么布局是所有鄱阳人最关心的话题。无论怎样都要回到饶州古城的人文历史的布局上来。
五湖连通项目,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景段,即两大水道:球珊湖至东湖水道、东湖至韭菜湖水道。五大湖泊:球珊湖、东湖、韭菜湖、土湖、青山湖。
做项目,名称为先。球珊湖至东湖水道,可取名激扬河。前秦时期,在球珊湖至金波池至饶河本有一水道,泄城内积水,但在洪水期,饶河水也沿水道倒灌进城,为城内湖泊涤换水质。汉唐蒙为鄱阳县令,进一步疏通治理此水道,并取名激扬河,取激浊扬清之意。并在枯水期建木质浮桥供市民行商通行,洪水期则撤除。此桥亦名激扬桥。后宋郑日新任饶州知州,建固定的激扬桥,市民感其德,在桥边建郑公亭。
东湖至韭菜湖水道,可取名番君河。此水道本是沿原饶州古城护城河旧址疏通。护城河是长沙王吴芮任鄱阳令时筑城所挖护城水道。两千年来,是护卫饶州古城的屏障,故可命名番君河。
球珊湖,本因其形状似球场,而叫球场湖,后误叫为球珊湖。此湖与金波池本为一体,叫金波池更有意境,为太阳映照在湖面,满湖泛着金波,景色宜人。
东湖,本名督军湖,秦长沙王吴芮部将梅鋗在此操练水军,并筑督军台,后三国吴都督周瑜又在此操练水军,故名督军湖。东湖只是取其方位,全国叫东湖的湖泊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如叫督军湖,则历史意义非凡。
韭菜湖,相传原名九寨湖,后误传为韭菜湖。韭菜湖边上是一代词宗姜夔的故乡。姜夔咏梅代表词作《暗香》《疏影》,冠绝古今,此湖可名梅湖,或可恢复九寨湖。
土湖,因为在土素山(现名芝山)之下,而名土素湖,后人简单地称为土湖,毫无美感可言。如沿用靠芝山惯例,可称芝湖或芝阳湖。
青山湖名称含绿水青山之意,意境很美,可沿用。
说了湖名,再说桥名。五湖连通项目全程至少有10座桥之多。
在人民南路,球珊湖至东湖水道在此过,此地本是古激扬文化的所在地,可延用激扬桥名。
在东湖至韭菜湖水道段可打造“水上宋城”景段,以饶州古城宋文化为基奠,故此段桥梁多以宋时桥梁命名。五一北路桥可命名为鲜花桥(宣化桥)、饶州北路的桥可命名为宝胜桥、芝阳路的桥可命名为通贤桥、老车站背后的桥可命名为王公桥、滨韭路的桥可命名为盘州桥、韭菜湖与土湖之间的桥可命名为尚书桥、土湖与青山湖之间的桥可命名为烈女桥。
在五湖连通项目中需要重点融入的古饶州文化大致有人文文化、商贾文化、渔耕文化、戏剧文化、战争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
在球珊湖与东湖之间可有宗教文化,如张王庙、黄龙庙、东王庙等。古饶河码头,部分饶州古街、古会馆等可加入商贾文化,延伸至东湖南岸,即现拆除的解放街一带,恢复一条完整的饶州古街。此街当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体,因为明清时期,这里是最繁荣的。
其实解放街就是古河街。鄱阳自古就是“水为城用,城为水兴”“茶瓷商贾,皆以鄱为过载地”。这就决定了历史上鄱阳古码头是一个商品转运枢纽。当年中国的商人们在此将景德镇出产的瓷器,池州、浮梁茶叶装船,过鄱阳湖,浩浩荡荡地驶入长江,然后沿长江出海,也就是说古鄱阳码头是中国水上丝绸之路的起运点之一。随着商业的繁荣,全国各地商人汇聚鄱阳,不仅商业店铺的增多,会馆、商馆也不断增加。到清代中叶,鄱阳有全国各地130余家会馆与商馆的辉煌。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其它产业的繁荣。餐饮、酒馆、购物、娱乐场所的大量开办,使这里商贾云集、人潮涌动,各种娱乐活动美食小吃应有尽有。在清晚期,法籍教士陶文膳建天主堂于解放街大巷口,此后分别有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神父、修女相继到此传教,在今天鄱阳,仍有相当部分天主堂建筑。
东湖,城之核心,古称督军湖,秦代番阳县令吴芮曾在此操练水军。元朝吴存咏东湖诗十首,“颜亭荷雨”“湖心孤寺”“洲上百花”“两堤柳色”“双塔铃音”“新桥酒帘”“荐福茶烟”“孔庙松风”“松关暮雪”“芝峤晴云”等诗作,这就是后来历史上的“东湖十景”。“东湖十景”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在环东湖改造中作为参考资料,但不必拘泥于历史。东湖边的荐福山历史底蕴深厚。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寓居鄱阳,在荐福寺留下所书寺碑,刺史颜真卿建亭护碑,后又有雷轰荐福碑的传说。自唐代至北宋,湖边建有两塔,即妙果寺塔和永福寺塔。北宋景佑年间,范仲淹任饶州知州,他提出应当在湖的北面建立州学,说:“建学于此,二十年当出状元。”二十年后,彭汝砺就读果中状元,东湖之名由此益彰。悠悠岁月,东湖以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厚的文化底蕴,渐渐形成了历朝鄱阳人民的休闲中心。
现环东湖已建有吴芮祠,以纪念鄱阳首任县令、长沙王吴芮,另外还建有延宾坊、陶母纪念馆纪念,纪念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湛氏。
在东湖至韭菜湖水道,两边的基调应该是“水上宋城”。此水道两边空地较少,可建沿河游步道、水岸景观带,岸边可设宋代商业街,搭配少量市民休闲园林。
商业街沿街以保护和恢复传统商业店铺,以商住形态的传统商业街景观功能定位为宋代文化延续区、滨河步行游憩区、公共休闲娱乐区三大区块。滨河步行游憩区以水景和沿岸绿化为载体,调整沿河绿化,增设小品式休闲设施和亲水码头,形成滨河步行休闲带。芝山口原为灵芝门,是饶州古城墙的一个重要出入口,此处地表高程高,水道落差大,就此植入古城墙元素,此处桥(通贤桥)也可名灵芝桥,设计成古城门样,恢复灵芝门元素。同时纳入芝山公园的文化元素,芝山寺、碧云轩、唐井以及范仲淹等文化历史名人的故事。
韭菜湖区域,目前已建成姜夔公园,内有姜夔纪念馆,为AAA级旅游景区。其区域内,历史上除了姜夔元素以外,还有鄱阳“四洪”、彭汝砺等名人元素,可在此区域提升姜夔纪念馆,增设宋词文化体验广场、彭氏小楼、“四洪”文化园,把盘州别业、小隐园、野处园等鄱阳园林文化植入其中。
土湖,目前已建有鄱阳湖根亲文化园,即将建设鄱阳湖博物馆。以移民文化与鄱阳湖渔俗文化进行提升打造。
青山湖区域是省文化旅游集团即将开发的湿地小镇所在地。此区域以渔文化体验、渔家特色民宿为要素,重点打造滨湖度假中心,集旅游、休闲、养生、商务、会议、购物等功能为一体,满足不同人士群体的全方位需求。